焦点速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了解各种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背后的机制原理!(重症肌无力科普系列五)
重症肌无力是罕见病,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由于发病率低,所以病人也较少,甚至大多数的医生都是只闻其名,对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更是知之甚少。
虽然了解这个疾病的人少,但是治疗的方法可不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药物可以用来治疗重症肌无力,它们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机制原理呢!
【资料图】
目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常用药物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以及靶向生物制剂等。
胆碱酯酶抑制剂
最常用的是溴吡斯的明,是重症肌无力患者初试治疗的首选药物,也是治疗所有类型重症肌无力的一线药物,可缓解、改善绝大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症状。
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的机制,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受到损害,受体数目减少,神经冲动减弱,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肌肉无力症状。
溴比斯的明可以抑制乙酰胆碱的水解,因此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含量相对是增加的,这样就能够把神经冲动有效的传递给肌肉,所以患者的症状就缓解了。
值得注意的是,溴比斯的明的半衰期是3.3小时,因此需要每隔3-4个小时用药一次,每天用6次,如果患者症状较重,夜间可以加服1次。每人的症状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在适当调整药量。
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其它口服非激素类免疫抑制药物,如他克莫司、环孢素、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非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在糖皮质激素减量以及预防重症肌无力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下面主要介绍最常用的糖皮质激素以及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他克莫司和环孢素三种免疫抑制剂。
①糖皮质激素
目前糖皮质激素仍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线药物,可使的大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为口服醋酸泼尼松以及甲泼尼龙。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两大作用,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面,主要应用的是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
一般剂量的激素可以抑制细胞的免疫反应,并显著减少T淋巴细胞的数量。大剂量激素可以抑制体液免疫反应,抑制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以减少抗体的合成,并且还可以不同程度地收缩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需要注意的是,大剂量激素可以抑制突触前乙酰胆碱的释放,在免疫抑制作用尚未发生效果的早期治疗阶段,常会出现一过性加重的现象。因此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比如存在咀嚼吞咽困难、闷气以及口腔分泌物较多等症状时,应避免在没有免疫球蛋白或呼吸肌的保护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以免发生肌无力危象,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②环孢素
环孢素是一种真菌代谢物,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中性环状多肽所组成,属钙调素抑制剂,可阻断细胞内钙依赖性信息通道传导,导致白细胞介素2合成减少,抑制白介素2介导的T细胞活化与增值。在麦考酚酸酯问世前,环孢素是最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药之一,主要用于器官移植,亦试用于一些肾脏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环孢素早期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改善肌无力症状,并降低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滴度,但肾毒性较大。环孢素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肝肾功能损害,血糖、血压升高,震颤,牙龈增生等,因此服药期间每月需要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血糖等,并且做好血压的监测。
③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是继环抱素后发现的另种真菌代谢物,其结构与环胞素不同,但作用与环胞素极为相似。一般认为,其作用机制是阻断激活白介素2基囚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而抑制T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或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另外,他克莫司可以抑制兰尼碱受体,增加钙离子从内质网的释放,缩短兴奋收缩耦联时间,间接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改善肌无力症状,他克莫司耐受性较好,肾毒性小,适用于不能耐受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副作用或对其疗效差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他克莫司起效快,一般2周左右起效。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尤其是对于儿童,有抑制身体发育的副作用,因此对于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单纯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疗效不好的儿童患者,使用他克莫司是个不错的选择。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
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由两条相同的轻链和两条相同的重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D和免疫球蛋白E。
免疫球蛋白并不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常用药物,主要用于病情快速进展、危及生命的情况,如肌无力危象、严重的延髓肌受损所致的咀嚼吞咽困难、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前和围手术期治疗,可使绝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快速缓解。其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免疫球蛋白可与致病性抗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乙酰胆碱受体,防止受体被破坏,保护神经功能:
2.免疫球蛋白含有抗独特性抗体,直接中和自身抗体,加快自身抗体的分解代谢或免疫清除作用:
3.免疫球蛋白可抑制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合成:
4.可抑制补体产生,结合过多的补体,防止过度炎症反应。
靶向生物制剂
靶向生物制剂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免疫学致病靶点,运用生物制剂与相应靶点特异性结合以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抑制异常免疫反应的作用,同时又能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
目前认为可能对重症肌力有效的靶向治疗的生物制剂有利妥昔单抗、依库丽单抗、英夫利昔单抗等。这些生物制剂,往往价格昂贵,并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对与目前已知的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都不满意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
综上所述,目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很多,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外科治疗才是病因治疗,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手术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好。因此,一旦确诊重症肌无力,在无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首选手术治疗。下篇文章将给大家带来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详细讲解,我们下篇文章见!
执笔:张志文
审阅:张清勇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