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比拼!剑河县5000亩油菜采收忙|焦点讯息
(资料图片)
时下正值油菜籽收获季节,5月15日,黔东南州剑河县南明镇5000余亩油菜产业迎来收获,乡镇各处纷纷上演起农用机械与“人海战术”的采收比拼。
在南明镇大坝油菜田内上,农用收割机快速收割着田内成熟的油菜籽,从收割到剥壳直接一键完成,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亩田地便已收割完成。
“快得很,一台农机一天能收二三十亩的油菜籽。今年我们合作社种了500亩,预计一个星期就能收完。”南明镇永兴社区合作社负责人周权说。
随着近年来剑河县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南明镇大坝上的机械化农业已发展得颇为成熟。从育苗、移栽、施肥到采收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实现机械化,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而在大坝的另一边,村民们也正三五成群地采收着自家的油菜。收割、搬运、脱壳,每个人都分工明确,虽速度远不及农用机械,但胜在人数众多,也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
“这些田地势不太好,农机不好开进来,所以我们就还是用老办法,不过大家一起收,这几天差不多也就要收完了。”正在挥动手中木棍给油菜籽脱壳的村民彭阿姨表示,自己利用冬闲田种的两亩油菜如今能为自己带来1800余元的收入。
作为剑河县拥有最大连片坝区的乡镇,多年来南明镇结合自身优势,持续发展油菜产业,不仅依托“产业+旅游”打造油菜花节,推动旅游产业化,“南明菜籽油”更是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口碑,发展形成一条成熟的油菜产业链。
走进南明镇集镇的其中一家榨油厂,浓郁的菜籽油香弥漫在整个空间中,工人将收来的油菜籽倒入榨油机内,金黄透亮的菜籽油便源源不断地从出油口流出。
“现在一天能榨400至500斤的油,剩下的油枯也有人收去做饲料,现在订单源源不断,都还忙不过来。”榨油厂负责人郑茂根说道。
据悉,今年剑河县南明镇共发展油菜产业5000余亩,预计总产值450余万元。未来,该镇还将持续推进油菜产业发展,与水稻、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齐头并进,共同推进产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标签: